谷歌正开发类似OpenAI o1的AI推理软件、AI实验室助手

admin 综合新闻 2024-10-03 13 0

  来源:华尔街见闻

  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最近几个月,谷歌多个团队在人工智能推理软件方面取得了进展,这类软件在解决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的多步骤问题时表现更加出色。与OpenAI一样,谷歌也在尝试使用一种称为“链式思维提示”(chain-of-thought prompting)的技术来模拟人类推理。同时,该公司也在开发AI实验室助手产品,希望帮助实验室提高科研效率。

  媒体报道,谷歌正在开发一种模仿人类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软件,类似于OpenAI的o1模型。分析认为,这标志着谷歌与快速发展的OpenAI之间竞争出现一个新前沿。与此同时,谷歌也在研发一款AI实验室助手产品,希望帮助实验室提高科研效率。

  担忧被OpenAI落下太远 仍有竞争力

  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最近几个月,谷歌多个团队在人工智能推理软件方面取得了进展,这类软件在解决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的多步骤问题时表现更加出色。

  目前,谷歌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正试图推动技术的下一个重大进展。与OpenAI一样,谷歌也在尝试使用一种称为“链式思维提示”(chain-of-thought prompting)的技术来模拟人类推理。据两位知情人士称,这项技术最初由谷歌开发,软件在回应书面提示前会暂停几秒钟,在用户不可见的情况下,软件会考虑一系列相关提示,并总结出看似最优的回应。

  自从OpenAI推出了其o1模型以来,谷歌与OpenAI一直在争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OpenAI推出了广受欢迎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后,这让一些投资者担心谷歌搜索的需求可能会逐渐消失。

谷歌正开发类似OpenAI o1的AI推理软件、AI实验室助手

  为了重新夺回领先地位,谷歌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将其顶级研究实验室合并为谷歌DeepMind部门,并加强了研究人员与产品团队之间的关系。然而,谷歌在推出人工智能产品时仍然较为缓慢,主要因为它需要考虑伦理问题,维持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以及平衡公司内部多个类似项目的竞争利益。

  据另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自从OpenAI在9月中旬推出其o1模型后,谷歌DeepMind的一些员工担心公司已落后。但随着谷歌展示了自己的工作成果,这些担忧有所减轻。

  分析认为,尽管谷歌的产品发布速度较慢,但仍然是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资深人工智能研究员、TrueMedia.org的创始人Oren Etzioni表示:

“从技术上讲,谷歌的能力始终是顶尖的,只是他们在产品发布上更加保守。这是一场马拉松,任何人都有机会赢得比赛。”

  开发AI实验室助手

  此外,根据金融时报报道,谷歌DeepMind正在开发AI实验室助手,以帮助研究人员规划科学实验并更好地预测实验结果。该项目由谷歌AI部门负责人Sir Demis Hassabis领导,旨在帮助科学家跨学科协作,更容易发现意想不到的联系。

  在最近由诺贝尔基金会主办的一次活动中,Hassabis表示,人工智能软件正在引发生物学领域的“革命”。

“我们正在开发一种科学大语言模型,它可以像研究助手一样,甚至可能帮助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他还表示,在未来几年里,DeepMind正在开发的工具可以根据给定的假设来建议和设计实验,并为科学家提供关于实验成功或失败可能性的概率性视角。

  目前,各家公司正在争相寻找适合能源和数据密集型人工智能模型的专门应用。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及其位于伦敦的AI子公司InstaDeep表示,他们设计了一款名为Laila的专门AI助手,具备“详细的生物学知识”,并基于Meta的开源Llama 3.1模型构建。

  在一次现场演示中,研究科学家Arnu Pretorius展示了该AI代理如何自动化处理实验生物学中的常规任务,如DNA序列的分析和分割,以及实验结果的可视化。

  BioNTech的科学家还展示了Laila如何连接实验室设备并监控正在进行的实验或由机器人执行的任务,在现场演示中该助手还检测到了BioNTech机器的一次机械故障。

  “我们并不认为未来会完全由AI自动化主导。我们将Laila这样的AI代理视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能够让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InstaDeep首席执行官Karim Beguir表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标签列表